郎世宁的《仙萼长春图册》16  

康國慶:書畫鑒賞五步走

今晚經濟週報

     書畫鑒賞第一步就是看紙張,不同朝代的紙張有各自的特點。同一朝代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比如康熙時代的紙張和乾隆時代的就有著明顯的區別。除此之外,宮廷專用、官宦專用紙和民間紙張也有著天壤之別。進貢用紙是宮廷畫家專用的,而科舉用紙與翰林院御用紙也必須有所區分;在宮廷紙張中,書法用紙與作畫用紙都不一樣;皇帝用紙是帶有有龍紋和有手繪的。所以在專家看來,一些仿宮廷的畫作在紙張上就已經露出了馬腳。總體來說,民間紙品質比較差,但也有個別著名作坊生產的好紙,民間用紙是按照地區流行的程度來劃分的,地域不同紙性不同。

  那麼,是不是紙張對了年份就對了呢?接下來就得看墨。清乾隆年代有很多名墨,比如胡開文的墨水,個人創造出來的墨都非常有特點。這些墨傳世下來,不同時間也會呈現不同的色彩和質感,也是辨別書畫的重要因素之一。

  紙對、墨對,然後就要看色彩。宮廷的用彩和民間的用彩是有所不同的,宮廷製作顏料的精密度高,而且許多名人都有收藏古墨的愛好,一些古墨等殘了壞了才開始用,畫質是很有特點的。過去的顏料是純植物製作,大部分都可以用藥,與現代化學染料的上色效果完全不同。

  顏色鑒定完畢接下來就是圖章。圖章分為名章、壓腳章和收藏章。有的時候只憑一幅畫上的收藏章便可以決定它的真偽,比如這是光緒年間的畫,出現乾隆的鑒賞章,那麼就是天大的笑話了。康國慶強調,現在假章的製作過程都是程式化的,但是真正的收藏蓋章講究流傳有序,一眼看到鑒賞章蓋得不是地方,那麼基本就可以斷定作品是假的。除此之外,任何時期的年款也可以作為書畫鑒賞的旁證,比如民間的東西不可能出現宮廷的提拔;皇帝的章是由專人保管專人蓋章的,位置相對固定等。

  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看畫家本人的藝術風格。康國慶說:“看畫如看人,見得次數少不熟悉,就不能準確定位。只有反復遇見才能熟悉某一個人。”

  收藏技巧

  古字畫鑒賞有門道

  當前書畫藝術品市場異常火爆,投資收藏古代名人字畫的群體也日益龐大。古代名人字畫的高回報率,這令許多對此一知半解的“新手”紛紛躋身投資收藏的行列。行情的火爆,導致大批仿品出現在文物市場、拍賣公司及收藏家手中。每當面對那些斥鉅資卻購來贗品的收藏者,人們都應意識到:收藏古字畫萬萬不可盲目入手,要具備一定的鑒賞知識,前期的投入必不可少。

  首先,是投資前的準備。買主可選擇先到國家博物館裡看一下各時期的古字畫真跡,熟悉各名家作品的特徵與風格,時代氣息與師承關係。其次,考慮要投資時,最好到知名的大拍賣公司及國家文物店購買。因為這些單位一般都有水準較高的鑒定人員,品種豐富、出處清楚、操作規範,對古字畫的真偽把握要準確一些,還可以減少中間環節。最後,在古字畫交易之前千萬不要聽故事,每一幅古字畫都會有故事,民間交易中往往更會有說不完的動人故事。因此,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認真分析字畫本身的特點再做決斷。

  此外,打算投資收藏古代名人字畫的朋友,需要長期積累歷史、美術史和收藏方面的知識,才能具備相當的藝術欣賞能力、鑒別能力,並在收藏過程中不斷得到提高。

  古代書畫市場收藏投資分析

  第一,市場成交的高價古代作品絕大部分是《石渠寶笈》裡著錄的,但《石渠寶笈》著錄的不一定都很準確、很精彩,甚至可以說不一定都是真品。早在晚清時期因無照相技術,就有按《石渠寶笈》中的敘述造假的贗品,且發現已充斥到市場中來,增大了收藏的風險。

  第二,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重名輕藝”現象,這一點尤為突出。凡是“大名家”的作品,無論精品還是一般作品均有人願意出高價購買。更有甚者因購買者的不正常需要,署“大名家”款的贗品亦能賣出不應有的價格。而“二流名家”的精品力作卻得不到應有的價位,甚至出現了嚴重的價物反差。

  第三,古代書畫市場價格的“燈架型”結構則顯得脆弱和欠豐實。有的收藏家出於攀比炫耀、“急大功近大利”之心理,對“二三流書畫家”的作品不屑一顧或重視不夠,而使這些作品達不到應有的價位,從而出現了“大名頭”爆天價、“中名頭”不上價、“小名頭”沒啥價的不正常現象。

  第四,收藏家存在“懼古”心理,對於古代書畫的收藏,一般的收藏家都認為真偽不好鑒別而望而卻步。其實古代書畫的偽贗問題不足為慮,相比較近現 代書畫的辨偽,古代書畫的作偽更容易識別。因為近現代書畫作品由於時代較近,在繪畫的材料等方面容易摹仿到位,從贗品角度看,收藏近現代名家書畫的危險大於古代書畫。

  第五,現在中國古代書畫的鑒定能力與專業研究嚴重滯後,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朱燕

  中國古代書畫

  清以前2000多年均為古代書畫的存世期。漢簡的朴拙,晉書的風韻,唐畫的富麗,宋畫的精細,明清書畫的千姿百態——都爭相輝映,彙集成光彩奪目的綿長畫卷。就類別而論,人物、花鳥、山水、寫實、寫意、院體畫和文人畫——都爭奇鬥豔,各領風騷。就書畫家而論,無論是“黃荃富貴”,還是“徐熙野逸”,無論馬遠、夏圭的“殘山剩水”,還是八大、石濤的“白眼向天”,“搜盡奇峰打草稿”——可謂大師林立,群星璀璨,充分反映了時代特徵和鮮明的個人風格。如此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

  在古代書畫整個存續期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儒家思想始終佔據社會主流。而“琴棋書畫”則歷來是有知識、有學養人士必備的才能。書法繪畫既是“童子功”,也是立身應仕的手段。筆墨功夫成為許多人畢生的追求。書法有王獻之的“墨池”、懷素的“筆塚”;繪畫有鄭板橋的“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寫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如此種種,古人融生命于筆墨,所下的功夫,實非今人能比。

  眼力、財力及魄力缺一不可

  在古代書畫中,流傳有序的藏品或是沒有曝過光的藏品,特別受追捧。很多業內人士表示,相較於動輒上千萬元的作品而言,古代書畫作品仍舊處於位元高價卑的局面,被視為市場潛力股。專家透露,最近幾年,近現代書畫飛漲,張大千、齊白石等近現代名家作品動輒上千萬元,而大家對於具有文化、文物和藝術價值的古書畫的認知度偏低,除了少數名家、名藏作品之外,整體價格一直處於最低端,甚至不如當代繪畫,是名副其實的價格窪地。古書畫是市場上最抗跌的板塊,是收藏中的收藏。最近幾年,古書畫一直在持續上漲,價值逐漸得以回歸,但古書畫涉及知識較廣,很多畫家和畫作還未得到進一步的挖掘,所以市場上仍舊有很多‘漏’可撿。

  然而,要在古書畫市場“撿漏”也需要做足功夫,古書畫資源的稀缺性和獨特的藝術魅力註定其價值所在,是市場和收藏界一致看好的板塊。然而,古代書畫傳世稀少,真偽鑒定是最大的難點,很難找到相互比較、驗證的樣本。因此對於收藏者的要求也最高,買家不僅需要具備足夠的財力,還需要具備較高的古書畫鑒別能力和深厚的文史功底,真可謂眼力、財力和魄力缺一不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谷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