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玉与翡翠的区别  

亂真高檔翡翠:迷惑人的馬來玉

證券時報網

 朋友和朋友的朋友找到我,拿出一隻手鐲,說是在網上花1000塊錢買的,讓我給看看究竟是什麼料子,值不值1000塊。“店家說是和田碧玉,我認識的一些人又說像翡翠,徹底把我給搞糊塗了。”朋友的朋友說。

  鐲子看上去比較透,也比較綠,做工、拋光也還算不錯,估計是戴了一段時間了,似乎還有點油潤的感覺,不過這油潤感不是玉質本身由裡向外“透”出來的,而是被人的皮脂“滋潤”後“浮”在上面的。

  “看到顆粒了嗎?”我用一個片狀放大鏡放在手鐲前,讓他們仔細觀察。在放大鏡下,稍稍留意就能夠看到料子裡面細小的顆粒狀結構,僅此一項,就可立馬排除和田玉、翡翠這兩種真玉材質了。

  “那是……?”朋友的朋友有些不解。

  “這是石英岩質地的東西,是一種仿翡翠製品,行內一般叫做馬來玉,全稱叫馬來西亞玉,也有叫馬來翠的。雖然名字裡帶有馬來西亞四字,其實跟馬來西亞沒有任何瓜葛,跟和田玉或者翡翠就更是八竿子打不著了。青翠欲滴的顏色也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染上去的,長期佩戴至少對手腕上的皮膚不好。”既然找到我了,既然是來求證的,即便不想讓別人不爽,但事實擺在面前,我也只好實話實說。

  據我所知,馬來玉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泰國、緬甸及我國雲南邊境一帶流行,因顏色與翡翠極為相似,看上去像是“難得的高檔翡翠”,最初矇騙了不少人,很多消費者甚至收藏家打眼上當,甚至有人為馬來玉投入全副身家而傾家蕩產。如今,馬來玉被業界稱為“山寨版”翡翠,其市場局限在很狹小的範圍內,有時候乾脆淪為不法商販騙人的道具,路邊攤上的“古董、玉器”中,就時常能夠尋覓到它們的身影。

  其實,要判定究竟是不是馬來玉並不難,除了在放大鏡下觀察結構、顏色總顯得不那麼自然之外,測密度更是相當準確的判別方法之一。和田碧玉的相對密度在3左右,翡翠更高一些,在3.33附近,而馬來玉屬於石英岩質地,也就是二氧化矽,密度則要低很多,只有2.6~2.65。密度差距不可謂不小,一試便知。

  至於一些奸商所說的用小刀刮磨的試驗方法,則是典型的忽悠:石英岩玉的硬度在摩氏7度左右,與翡翠、瑪瑙、水晶等相當,比和田玉還高半度,刀子一般是切、刮不動的。“刀刮不動的才是真玉”如果真是判斷是否真玉的標準的話,那麼花崗岩也就不是一種岩石,而應該堂而皇之地稱作“花崗玉”了。

  這只手鐲是在網上買的,而實體玉店甚至比較正規的地攤上類似的東西並不多見,那麼網店是否此類東東的主要出口?上網一搜,果然,類似的東西還真不少:誠實一些的賣家會說明是馬來玉,但在說明中一般不會提及“染色”二字,價格多在幾十元至一兩百元之間,倒還不算離譜;喜歡忽悠的賣家則說翡翠、和田玉者皆有之,價格就天馬行空了,幾千幾萬甚至更高的都有,反正成本低廉,還價即賣也有相當高的利潤。實際上,如果A貨翡翠手鐲達到如此綠色這般種水,市場價估計得過千萬了。如果不買的話,1000塊錢人家恐怕都不會讓你上手看——看貨也是有風險的,萬一掉地上,別說摔碎,就是磕碰一小點也得不償失,對不對?

  在網店找到一家標稱“和田碧玉”,實際上售賣馬來玉的店家,裝作對玉石玉器絲毫不懂,請老闆介紹一下他的“碧玉手鐲”。老闆打字飛快,將他的東西吹得天花亂墜,幾乎就是天底下最好的碧玉手鐲了。聊了一陣,有些意興闌珊了,便問了一句:能出證書嗎?老闆這下說話不那麼利索了,老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正面回答證書的問題。得,露餡了。

  還有比馬來玉更迷惑人的,那就是近年冒出來的外蒙料——細膩、油潤、翠綠、水頭……都能做得亂真高檔翡翠,但實際上就是一種高筋玻璃。甚至連玻璃中較常出現的氣泡也被“做”掉了,硬度也跟鋼化玻璃好有一比,除了老生常談的密度仍然很難落在和田玉或翡翠的範圍之內以外,經驗不是很豐富的人很容易上當受騙,甚至連玩玉多年的老手也會打眼。當然,這似乎有些偏離本文的主旨了,算是後話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谷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