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國寶被疑是贗品 蘇軾《功甫帖》真偽難辨  

天價國寶被疑是贗品 蘇軾《功甫帖》真偽難辨

大洋網-廣州日報

上海藏家劉益謙以822.9萬美元(5037萬元人民幣)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中拍回蘇軾《功甫帖》,不少古畫收藏者為之一振:“寥寥9個字就賣出5000多萬元。”此事後來更引發了業內關於“國寶”回流在入關和稅收等方面的大討論。

  然而僅過了3個月,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鐘銀蘭、單國霖、淩利中三位研究員通過上海媒體公開披露稱,據考證,《功甫帖》是偽本,勾摹自晚清鮑漱芳(1763~1807)輯刻的《安素軒石刻》,其製作時間定于道光四年(1820)至同治十年(1871)之間,並從運筆、筆觸、鑒藏印和騎縫章等多個細節入手進行了論證。

  買家劉益謙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9月競拍前他已找過許多專家、行家看過字帖,當時未聽到任何質疑。

  據悉,他得知上博專家意見後立即聯繫了拍賣方,拍賣方表示此作品曾見之于張珩《張蔥玉日記·書稿》及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徐邦達讚揚其“神采飛揚”,為“上品”。其官方微博更於前日發表聲明稱:“蘇富比堅持《功甫帖》為宋代詩人蘇東坡的作品。我方至今沒有接到近日媒體上所提到聲稱此件作品為偽作的所謂報告。我方對作品的真偽性一向萬分認真,將仔細研究這份所謂報告並針對其提出的問題作出任何所需的回應。蘇富比一貫恪守藝術拍賣業界的最高德行標準,並保留我方對此事件的所有法律權利。”

  有業內人士表示,拍賣方還將就此事成立特別小組,要求全球博物館專家對其真偽進行研究討論。另據瞭解,此拍品或適用“有條件退貨”條款,如果真的最終被認定為贗品,買家或可向拍賣行要求退款。

  官方機構突然質疑民間藏品

  “儘管沒有明文規定,但各大博物館的專家為了避嫌,一般不會對某件個人藏家從拍賣市場競得的拍品進行真偽認定,更何況是這樣高調公開‘宣戰’。”一位元不願透露姓名的文博系統人士說道。

  而在採訪中,記者也發現很少有博物館的專家針對某件具體拍品發表意見,有的甚至刻意避而不談,因此,這回上博專家聯名發佈鑒定意見的舉動也讓不少圈內人感到不解:“本人以為此帖確是存疑,但即便勾摹亦是古字跡,總非新仿。上博三賢論帖有道,然書聖王羲之存世之作亦多勾摹之本,不亦視其如真跡一般。勾摹有優劣之分、時期之分,由此可見價值……”

  上海崇源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季崇建在微博上發言稱,由功甫帖想到宋徽宗《寫生珍禽圖卷》:“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此卷送來上博辨偽,經仔細研對,從禦題詞至騎縫章均見瑕疵,存疑而不獲。後入市場,上博亦從未對之指點一二,為何偏就功甫帖興師動眾?

  記得老上博人始終遵守一個規矩:絕不為市場出具一份鑒定證書。今高調點評功甫帖,實非明智之舉,當三思而後行。”

  另有行家指出,上博專家單國霖原是劉益謙籌建龍美術館時的顧問,這次卻直指“顧主”買了假貨。此外,也有藏友對蘇富比所謂全球專家的公信力進行吐槽:“對你們請的頂級專家比較感興趣,頂級專家基本都在天上了。”

  技術流鑒寶未必靠譜

  由於古董鑒定是老大難問題,專家各執一詞真偽難辨的情況屢見不鮮,所以也有些人提出,能否以碳14等高科技手段進行斷代、鑒定。“把紙張、墨、朱印等分別做碳14測定,年代就出來了,不過取樣得原持有者同意才行,對原作肯定會有損傷。”但反對者卻認為,書畫做碳14測定是“科技騙子”的玩法:“首先要解決碳污染的問題,即書帖在流傳過程中被收藏者多次開放式接觸,可能不斷地被新的碳元素污染,而後期保存時使用的化學藥物也會影響衰變檢測結果。其次,這種檢測所劃定的年代範圍仍然很大。第三,就算測出材料年代,也不能明確證實創作年代。

  此事件在業界鬧得沸沸揚揚,後續發展究竟如何,現在還難下定論。據悉,上博方面的研究報告或于本周正式公佈,而這件《功甫帖》目前已運抵上海自貿區藝術品保稅區,處於託管狀態,尚未繳稅,靜候中外專家“會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谷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