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_1061884_6abdb465d237dc233fbc5a45c8b4fc0b  

鑒別摻假金條的五個招術

北京商報

  近日,網傳工行銷售的金條有摻假現象,雖然工行澄清了這一謠傳,但投資者還是有鑒別金條成色的需求。對此,記者走訪了部分專家,他們給出了5個可行的鑒定方法。

  方法一:物理彎曲。投資者在購買金條時,應盡可能選擇薄片工藝的金條,購買之前,投資者可以用手彎曲金條本身,如果純度較高,如千足金,那麼金條是可以彎曲的,如果成色較低,那麼彎曲的難度也會較高,一般人徒手很難使金條彎曲。

  方法二:測算密度。黃金的密度在常溫下是19.26/立方釐米至19.37/立方釐米,投資者可以用精度較高的量杯注入一定量的水,並測量水的體積,然後把金條放入水中,測量新的水體積,兩者相減就知道了金條的體積,然後用金條的克重除以體積,就能得到金條的密度。如果這個密度處於標準值之間,那麼該金條成色較高的可能性較大,否則就有可能是經過摻假的金條。但此方法如果經過嚴格的配比添加其他金屬,也能夠蒙蔽投資者。

  方法三:火燒法。在比較大的黃金賣場,一般都有回收舊金的業務,商場都會把不是自己出售的黃金用高溫火焰熔化,其他雜質就能夠從黃金中分離出來,然後得到剩餘的黃金,該方法雖然能夠準確地檢測出黃金是否摻假,但也徹底破壞了黃金本身的工藝,故該方法應該慎用。

  方法四:光譜法。有一種專門的光譜儀,用光譜照射金屬表面,就能通過光譜反射出來的顏色鑒定其中的金屬成分,由於不同的金屬有不同的顏色,所以光譜法準確性極高。但光譜法的缺點是設備太專業,一般投資者並不具備購買光譜儀的條件。

  方法五:阿Q法:投資者在購買金條時,最好選擇能夠進行回購的品牌,以工商銀行如意金為例,不管金價漲跌,投資者總可以把自己從工行買來的如意金條賣回給工行,那麼這根金條到底是真是假也就不那麼重要了,非常出名的紙黃金,正是把“摻假”發揮到了極致,銀行不給投資者一點點金子,只是記錄在帳戶上,投資者就能夠通過黃金價格的變化獲利或者虧損。阿Q法適合年齡相對較輕的投資者,投資者完全可以把有可能摻假的金條在金價上漲後賣回給銀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谷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