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辨別景泰藍真偽
廣州日報
辨景泰藍真偽先看其表面精細度
“傳統面貌的景泰藍或許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會喜歡,像這樣的傳統工藝要更貼近生活才能延續生命力。”在近期舉行的廣州景泰藍精品展上,有位30多歲的本地女性收藏者入手了一件仿青花三件套的景泰藍。
據行家介紹,在拍賣市場上多見的是清三代及部分明宣德時期的作品,而當家藝術大師創意和設計的作品價格多在幾千元到幾萬元。而面對不時露面的贗品,有藝術家在受訪時表示,將通過申請版權的方式築起“防火牆”。
傳統工藝須跟上時代
北京工藝美術大師丁明鴻在受訪時表示,傳統題材的受眾年齡偏高,且多為男性。他認為,藝術品含金量最高的部分在於設計和創意,而這也是許多匠人所欠缺的。收藏行家老唐表示,目前當代藝術大師設計、製作的景泰藍價格在幾千到幾萬元之間,其中掐絲和點藍兩道工序是最見功力的,而在拍賣市場中比較多見的是清三代及明宣德時期的作品。
申請版權設防偽標識
“跟影片、唱片的盜版碟一樣,遇到贗品一是說明東西受歡迎,二是擔心擾亂市場。”有藝術家表示,他們更願意跟專門的藝術品機構合作。他告訴記者,贗品的出現逼著他們不斷提升技藝,或者避開一些簡單易仿的圖案與器形。“另外,我們最近計畫採用申請版權的辦法遏制假冒偽劣的出現,並設計一些專有的防偽標識或個人簽名落款加於底座上。”
那麼,普通玩家如何辨真偽呢?丁明鴻建議關注花紋、掐絲的細膩、精准程度等。老唐表示,除了用機器大批量鑄模的廉價貨外,還有人炒作回流的工藝品當古董賣,業內稱之為“景泰濫”。
除做工粗糙以外,假琺瑯使用的釉料為塑膠樹脂,不耐久,也不耐高溫,不久就老化褪色失去光澤。“真琺瑯表面呈水晶玻璃般的光澤和堅硬質感,而仿琺瑯性質偏軟,表面光澤呈油脂感和塑膠感,容易刮花。而從包漿上看,珍品厚重、內斂、集聚人氣,而贗品則看上去比較新且容易反光。”
此外,有無砂眼可成為斷代的重要依據之一。明代琺瑯器質厚,色透,砂眼凹坑大且多;清初的也有砂眼,但比明代有顯著改進,琺瑯質厚但不透;至清末和近代,琺瑯稀薄,但砂眼幾乎消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