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背後的故事
新華網
“大一片紅”未發行郵票是中國最著名的珍郵之一,存世僅見8枚,其中新票5枚,舊票3枚。這枚珍郵的名稱來自于“文革”詞彙——“全國山河一片紅”,這個當時紅極一時的名詞,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一定耳熟能詳,但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可能就十分陌生了。
最熟悉的“門外的鑼鼓喧天”
1967年1月,上海“一月風暴”後,“文化大革命”進入“全面奪權”階段,9月5日,隨著西藏、新疆兩個自治區的革命委員會同日成立,全國(除臺灣省外)29個省、市、自治區全部建立了革命委員會。9月7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聯合發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的社論,文章中首次提出了“全國山河一片紅”的說法。此後各地迅速出版和製作了印有“全國山河一片紅”字樣的圖書和毛澤東像章,品種不計其數。
與其相關的郵票設計,是由當時年輕的郵票設計師萬維生和同事們完成的。為了對應當時的政治形勢,萬維生最後決定,這枚郵票就畫他“再熟悉不過的門外的鑼鼓喧天”。
萬維生和幾位同事設計的這枚《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簡稱《全面勝利》),圖案是毛澤東和林彪向歡呼“全國山河一片紅”的革命群眾揮手致意,背景是紅旗旗海和懸掛在氣球下的標語口號,圖案下方書寫“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字樣,面值計畫出8分和22分兩種。郵票編號為文14,1套2枚,預定印製20萬枚,1968年10月l日發行。
“全面勝利”郵票因政策調整夭折
1968年9月27日,就在《全面勝利》郵票正式發行前夕,由周恩來主持的“中央宣傳工作會議”召開。這次會議的最終精神是“不能把各種物品都印上毛澤東像和毛主席語錄。”周恩來指出:“郵票還是要發行,人民還要進行信件交往,要指導如何設計好郵票。”
9月27日當天,郵電軍管局下達命令:圖案上有毛澤東形象的《全面勝利》郵票立即停止發行。今後也不准在郵票上印毛澤東像、語錄和詩詞。
雖然《全面勝利》郵票夭折,但發售慶祝“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郵票的計畫並沒有取消。郵票設計者和郵票廠工人共同研究,考慮在《全面勝利》原圖稿的基礎上進行修改。他們按照要求去掉了毛澤東與林彪像,改為以工農兵形象為主圖,背景添加了一幅中國地圖,上寫“全國山河一片紅”。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大一片紅”。
為做到及時配合宣傳,郵電部軍管會採取了先印出樣票再送審的辦法,印製了一批橫票。1968年10月8日郵電部軍管會向當時的副總理李富春作彙報,這份報告輾轉到了周恩來手中,周恩來認為橫票過於複雜,建議簡化畫面,縮小尺寸,不要“貪大求全”。“大一片紅”郵票僅在票樣審批階段即被否定,並未正式發售。
10月26日,萬維生等設計者將“大一片紅”郵票票幅縮小,主圖仍為工農兵形象和中國地圖,縮減了標語口號和遠處的群眾及紅旗旗海,去掉了票面下方“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字樣,以地圖上“全國山河一片紅”作為郵票名稱。這是“一片紅”郵票的第二稿,俗稱“小一片紅”。不久,“小一片紅”得到軍管會同意,於11月25日發行。
被指地圖錯誤
由於多種原因,很多地方接到郵票後第一時間就開始對外發售。11月23日北京市郵局已經提前發售,共售出500多枚。很多人都在這天買到了這枚新郵票,中國地圖出版的編輯陳潮就是其中之一。
陳潮一拿到新郵票,就依據自己的職業習慣開始觀察上面的中國地圖,他驚奇地發現,這幅地圖與當時出版的中國地圖在邊界線和領土上有很多不符之處。
他給郵電部軍管會寫的信起初並未引起注意,於是他又向“中央文革”反映,“中央文革”馬上通知郵電部,郵電部軍管會意識到問題的政治性,立即下令停發,回收封存。
關於“小一片紅”的地圖錯誤,很多人認為是郵票上臺灣沒有被塗紅。但《中國郵票史》中寫明的原因是:“同中緬(甸)、中蒙(古)邊界條約肯定的邊界線不一致……此外中不(丹)邊界也在東南角多劃一塊,屬我國領土的南海諸島也未表示出來。”對於這個錯誤,萬維生後來解釋說:“其實當時國內的地圖版本很多,有的地圖本身就不清楚,郵票設計是藝術創作而不是科學研究,只能抽象地表現,正如畫人的五官,不必一一描到一樣。此枚郵票,地圖是一背景,不是出地圖郵票,是各種推想越傳越玄吧!”
發現“小一片紅”的地圖問題後,郵電部軍管會曾與外交部連署向周恩來呈送過一份關於“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問題的報告。
會簽稿一方面肯定“這枚郵票發行以後,容易被帝修反利用,造謠污蔑,挑撥我與鄰國的關係”,另一方面也提出,“全國一片紅郵票是我國象徵性示意圖,並沒有任何文字標明,任何人都不能以此作為領土邊界的依據,故已經印製的郵票仍可發行”。
但是很快,呈送報告就得到回復:“今後也不再發行,全部銷毀”。“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遂被嚴厲收繳追查,收藏此票的人有些甚至受到過迫害。1969年三、四月間,《南京長江大橋》郵票下廠訂印,一直保留的“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的編號“文14”被使用,“一片紅”郵票的設計和發行才最終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