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青白玉御题诗水仙如意350万  

玉如意的真假鑒別

中華古典傢俱網

  玉如意的意思

  “如意”一詞出於印度梵語“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銅、玉製作。講僧持之記文於上,以備遺忘。玉如意始于魏晉,盛於明清。如明、清兩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來臨。

  古代作為工藝美術品的如意,以清代為多,明代也有但少見。康熙年間,如意成為皇宮裡皇上、後妃的玩物,寶座旁、寢殿中均擺有如意,以示吉祥、順心。如意有多種品類,均極為精美。有琺瑯如意、木嵌鑲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如意多雕有龍紋,有的還在玉制的如意上嵌上由碧璽、松石、寶石所雕成的花卉,大多是桃果、靈芝、蝙蝠之類。這種如意上的蝙蝠寓意多福,桃寓長壽,是明清常見的祝頌圖案。

  清代創造出有首、中、尾的三鑲、五鑲形式的如意。其中有一種少見的如意,它是在玉如意的頭上,先按圖樣琢出槽子,然後用五顏六色的寶石嵌進去,這種做法十分費工,故而難得。

  玉如意真假辨別法

  玉如意的優劣、真假辨別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第一,水鑒別法。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狀久不散開者為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偽劣品。第二,手觸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涼潤滑之感。第三,視察法。將玉器朝向光明處,如陽光、燈光處,如果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佈就是真玉。第四,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澀的感覺。第五,放大鏡觀看。將選購的玉器放在放大鏡下觀看其是否有裂痕,無裂痕者為上乘優質玉,有裂痕者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價值亦大減,裂痕越多越明顯的,價值也就越低。

  玉如意市場分析

  如意是一種象徵吉祥的傳統器物。中國古代帝王、豪族、文人、僧人等都有執握如意之好,以此求得稱心如意與平安吉祥。今天,很多收藏家仍對如意情有獨鍾,尤其是玉如意,更被視為重要文物來精心集存。近年來,在文物交易市場上,各種玉如意,無論是古物還是新物,價格都明顯上漲。

 

陳谷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砂壺的優劣453  

定制紫砂壺需要注意的地方

紫砂之家

  宜興紫砂壺歷來備受關注與喜愛,無論是用於泡茶還是當作藝術品欣賞,均能體現一個人的文化修養,故現在用紫砂壺泡茶便成了一些人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市面上紫砂壺造型千變萬化,造型繁雜,有些愛好者為追求獨特與唯一,會特定定做一款屬於紫砂的紫砂壺,定做紫砂壺不但要求技術過硬還要求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因而為廣大的定做紫砂壺的朋友提以下幾條建議:

  1、“工”是紫砂壺價值的靈魂所在。一把壺的製成要經過幾十上百道工序。只有道道工序的精心製作,才能使壺恰如其分地體現紫砂泥的溫潤,才能使“形具有考究的基礎,才能使不同紫砂壺的”款“和”功“有了相互比較的根本。好的紫砂壺除了壺的流、把、鈕、蓋、肩、腹、圈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外,點、線、面的過渡轉折也一定要交待清楚、流暢。在整體上,紫砂壺形態端正,無彆扭感覺之處;在細節上紫砂壺當直則直,當曲則曲,當須則須,當毛則毛”,有絲毫含糊。做工精良的紫砂壺或給人高昂情緒的激發,或人氣質內斂的含蓄,不僅表達著作者的思想,更具有區別於其他壺的“神”、“氣”、“態”。

  2、紫砂壺的“形”千變萬化,因為具有投資和收藏價值的紫砂壺皆由手工做成。紫砂壺不僅聚集了手工藝人的創作智慧和心血結晶,更體現了手工匠人對紫砂壺的理解與期望。雖然紫砂壺“方非式,圓不一相”,但作為中國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紫砂壺所追求的意境,應與茶道所追求的“滌淨煩囂,淡泊明志,超世脫俗”的意境想融洽,所以具有“古拙韻味”造型的紫砂壺才能被中國的傳統文化所接納。根據“越時髦越容易被淘汰,越傳統越容易被流傳”的規律,古樸傳統造型的紫砂壺比造型奇特的壺更具有收藏的意義及升值的空間。

  3、“款”是指鐫刻在紫砂壺畫及印款,這些也包含在紫砂壺的價值之內。好的鐫刻甚至是出自名人之手的鐫刻,會大大提升紫砂壺的藝術性和收藏性。宜興一位壺商,曾請一位知名人士在一壺上刻下“品茶論道”四個字,此壺的價值就非同類壺所能比擬。

  4、紫砂壺的另一價值體現在紫砂壺的使用“功”能上。紫砂壺功能主要表現在容量適度、高矮得當、口蓋嚴密及出水流暢四個方面。“功”好的紫砂壺在一定的程度上比“功”不好的紫砂壺具有較高的價值。一般來說,精細的做“工”可以使紫砂壺具有較好的使用“功”能。但是有些紫砂藝人自身不喝茶也就缺乏對用紫砂壺泡茶的理解,不清楚不同茶葉要求紫砂壺在做工細節上的區別。因此做出來的茶壺就算做“工”較好、“功”能不錯,可壺不能很好地體現不同茶葉的特點,使得品茶變得樂趣全無。這樣的紫砂壺的價值當然也不會很高。

  5、紫砂壺的“名”是指壺的作者,作者的名氣構成了紫砂壺的附加價值。名頭響亮的人做出的自然比一般匠人的壺賣價賣得高,已故紫砂大師顧景舟的一款石瓢就被拍賣出90萬元的天價。所以在投資收藏紫砂壺時,非常有必要考慮制壺之人的名氣。但這也需要投資者具有“慧眼識真”的本領,名氣越大的人所做之壺,被仿冒的幾率也會更大。而仿冒的名家壺一旦被拆穿也就變得一文不值。只有在對紫砂壺和制壺人足夠熟悉的情況下,投資名家壺才不失為安全之舉。

 

陳谷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博錯金銀雲紋銅犀尊(圖)  

國博錯金銀雲紋銅犀尊(圖)

中國網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就收藏著一件造型獨特、工藝精湛的錯金銀雲紋銅犀尊。

  這件錯金銀雲紋銅犀尊,長58.1釐米,高34.1釐米,重13.5公斤,犀牛的形象栩栩如生。這是一頭體態雄健、肌肉發達的犀牛,它正昂首佇立,尖尖的雙角豎直向上,雙眼專注地望著前方。犀牛的眼睛由珠飾鑲嵌而成,雖然不大,但卻神采奕奕。四隻粗壯結實的腿有力地支撐著健壯的身體。雖然是以青銅製成,但犀牛身體的各個部分都具有強烈的質感:顴骨和肘部突起,仿佛可以透過皮膚感受到骨骼的形狀和起伏;口部和腹部的皮肉雖然肥厚,但結實有力,富有彈性。

  銅犀尊是一件西漢時期的酒器,在犀牛的背部有一個形似馬鞍,可以啟閉的活蓋,犀牛的腹部是空的,可以存酒,在犀牛嘴的一側有流,可以往外倒酒。整件器物設計精巧,結構合理、實用。中國古代動物造型的酒尊數量很多,如象尊、豕尊、鴞尊、駒尊、兔尊、鴨尊、龍虎尊、鳥尊等等,而以犀牛為造型的就非常罕見了。

  銅犀尊的製作工藝十分考究。犀牛通體佈滿華麗的錯金銀雲紋,斷斷續續的金銀絲就像犀牛身上的毛,裝飾效果十分明顯,給銅犀尊增添了一份華麗的美感。

  錯金銀工藝到春秋中、晚期逐漸興盛起來。可以說,這一工藝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錯金銀工藝主要包括鑲嵌和塗畫兩種裝飾手法,其工藝十分精密細緻,用來裝飾青銅器,會給器物增添華美之感。

  春秋時期,採用錯金銀工藝製作的日常生活用器十分罕見。但是到了戰國秦漢時期,則開始廣泛流行,許多貴族用的日用青銅器,都披上了錯金銀的美麗外衣,銅犀尊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由於銅犀尊的造型十分形象逼真,專家推斷,造器者一定見過犀牛。那麼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中國的土地上曾經出現過犀牛嗎?

  犀牛是一種珍稀的野生動物,目前僅生存于南亞及非洲。我國境內現在已沒有野生犀牛,但是在古代,犀牛卻曾大量生存於我國境內。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就曾出土了犀牛的骨骼。犀牛不僅生活在南方,北方黃河流域也有其蹤跡,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獸骨中就有犀牛。據甲骨文記載,商王武丁狩獵,一次就獵獲犀牛71頭,可見當時犀牛在黃河流域是大量存在的。

  犀牛因為皮質堅韌,多被用於製作盔甲,春秋、戰國時期,用犀牛皮製成的犀甲是各國武士所渴望的裝備。但由於人口的增長,無節制的開發,大量的野生動物被捕殺,犀牛的數量迅速減少。到了西漢後期,犀牛在中國已經十分罕見了。但是,當時南粵以及西域等地進貢的犀牛在皇家禦獸苑中,與獅、象等動物一起被圈養。因此,西漢時期,銅犀尊的製造者一定是按照真正的犀牛形象來做器的。

  翻開中國古代典籍,人們會驚奇地發現,犀牛和古老的中華文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石犀鎮水”就是人們熟悉的古代習俗之一。古人認為犀牛是靈獸,可治水患,所以在中國的許多地方都有“石犀鎮水”的古老習俗。

  犀牛不但是鎮水的瑞獸,而且也是人們圖騰崇拜的祥獸,犀牛的形象被刻畫在各種圖騰上,比如,生活在今天貴州、湖南、廣西等地的苗族就有崇拜犀牛的特殊習俗,他們把犀牛視為部落的圖騰,用於各種祭祀和典禮之中。

  在古代,人們除了把犀牛當做鎮水靈獸和古老圖騰以外,還視其為避邪祥物。西漢的宮廷貴族製作了很多獅、象、犀牛青銅酒器,以求驅邪避災,迎福納祥。所以,也就有了銅犀尊這樣的青銅國寶流傳後世。

  銅犀尊是1963年在陝西出土的,當時,只有這件器物被孤零零地掩埋在一個土坑裡,因為器身沒有銘文,身邊又沒有別的文物相伴,所以銅犀尊的身世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後據專家考證,銅犀尊應當是西漢時期尊貴的禮器,為廟堂、朝廷宮室之重寶,非民間所能享有,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銅犀尊工藝精湛,造型逼真,金色、銀色與銅胎底色相襯生輝,是中國古代工藝品中實用與美觀有機結合的典範之作。尤其是尊身整體以錯金銀雲紋塗刻,精美華麗之餘,又洋溢著充沛的活力,堪稱中國漢代青銅器中的奇葩。

 

陳谷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元青花452  

雜說元青花與景德鎮

新浪收藏

  說起元青花,必然提到景德鎮。在瓷史中,可以說元青花就是景德鎮的代名詞。 景德鎮於東晉時期建鎮。宋以前曾稱新幹鎮、昌南鎮。宋代景德年間(1004~1007),宋真宗命景德鎮燒禦器,於底書“景德年制”款。因為這種瓷器光致茂美,故四方仿效,將之稱為景德鎮瓷。此後景德鎮之名遂起,而昌南鎮之名則漸漸不用。宋政府根據既成事實,正式將該鎮改名為景德鎮。  

  景德鎮陶瓷業始於漢代,至今曆兩千餘年而不衰,這得益於它得天獨厚的有利於制瓷的自然資源和地理環境。景德鎮附近的高嶺土、瓷石、釉料、耐火材料等自然資源蘊藏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它們被運到景德鎮,近者數裡,遠者百里,非常方便。景德鎮既處於萬山之中,又處於昌江中游。昌江發源于安徽祁門大洪山中,與其支流西河、東河匯合於景德鎮。從這裡可經鄱陽湖出長江,直去東海。元代,景德鎮瓷器原料的供應和產品出口,主要依賴于流經鎮區的昌江各支流與昌江下游。著名的元青花產地湖田窯就位於流經鎮內的昌江支流南河兩岸。  

  正是由於以上原因,宋代就在景德鎮設立了司務所,朝廷遣官督瓷以貢京師。光致茂美的“景德年制”瓷也使景德鎮名揚中外。  

  元代政府對景德鎮制瓷業非常重視,朝廷在景德鎮設置了“浮梁瓷局”。《元史》卷八十八記載:“浮梁瓷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燒造瓷器。”這是元代在地方上設置的唯一掌燒瓷器的官方機構。關於浮梁瓷局,學術界有二說。一說認為成立於至元十五年(1278),結束於至正十二年(1352),曆七十四年。瓷局結束的那年也是元王朝在景德鎮統治勢力動搖的那年。另一說認為,浮梁瓷局設於至元十五年,它的使命不僅是督瓷,而更主要的是課稅,以滿足朝廷財政之需。浮梁瓷局至遲在泰定年間(1324~1327)就被撤銷了,代之而起的是“課稅局”——元代中央政府在景德鎮設置的專門收瓷窯稅金的機構。課稅局長官由地方行政長官兼任,稱提領,燒造官窯瓷的政策是“有命則供,否,則止”。“有命則供”時,在民間窯場中燒官府的定燒器,再印上“樞府”、“太禧”、“福祿”等銘款,以示與民間用瓷的區別,“樞府”卵白釉印花器就是一例。《景德鎮陶瓷史稿》曾經介紹,元泰定時期,止脫為提領,課民窯,因為他對民窯的剝削稍輕一些,因此民窯一時稱盛。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後,連年戰爭,各地各大窯場在戰火中苟延殘喘,生產均屬於低潮時期,而景德鎮並非這次動盪中的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元代初期,在全國人口銳減30%的情況下,景德鎮人口卻大幅度增長,從宋鹹淳五年(1269)到元代前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代有兩個至元年號)的二十一年間,淨增了40%。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賦稅的暫時延緩、免遭戰火的幸運,使景德鎮元代瓷業大發展,這是青花瓷成熟於元代景德鎮的大歷史背景。

 

陳谷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晋•镇南将军金印   鉴赏要点:此金印呈正方形,以伏卧状金龟做纽,印面篆书“镇南将军金印”六字。    

古印璽的鑒定收藏淺談

新浪收藏

 中國古代實用印章和藝術印章,在鑒別上具有不同的特點。鑒別古代實用印章,主要是依據印文內容、印文字體、構圖、制法、印紐形制以及印章材質等方面的特徵,結合文獻記載和考古出土有確定年代的璽印標準品,進行考證。鑒別藝術印章,除了看鑒別實用印章所需注意的方面之外,還要看刀法的特徵和其藝術的淵源等。

  古代印章使用的材料範圍很廣,有青銅、紅銅、黃銅、金、銀、鉛、鐵、和田玉、瑪瑙、琥珀、煤精、水晶、綠松石、木、象牙、獸骨、犀角、陶、瓷等。在秦代以前,人們制印是自由選材,“各服所好”。從秦代開始,在公印範圍之內,對不同的官員等級印章的用材有了嚴格的規定。到了漢代,這些規定進一步完善,形成制度。如皇帝的印章曰璽,皆用白玉製成;皇后、諸侯王之印,皆為金印(西漢時諸侯王用黃金印);皇太子、丞相、大將軍、御史大夫等皆用黃金印(即銅制鎏金印);秩比二千石者,皆用銀印;秩比千石、六百石、四百石者等,皆用銅印。這種用印制度,以後歷朝歷代雖稍有變化,但一直沿用到明清。

  石質印的鑒藏

  印章一般用金、銀、銅、玉、象牙、角、骨、石、木等材質製成,其中不乏貴重之物。很多作偽者便以假的或質次的材質冒充真的貴重的質地,從中牟利。對此,只要能從質地上識破,便不至於為其所矇騙。在質地作偽的印章中,以石質和銅質的為多。石質印,作偽者多以雞血石、田黃石為對象。如有人將北京房山的房山石用杏仁水煮泡,三番五次之後,黃色浸入石中,以充田黃石牟取高價。但仔細辨認會發現,石軟膩松嫩,不如田黃石光潔細潤。

  銅質印的鑒藏

  銅質印,主要從鑄造品質來鑒別。秦漢及先秦古印,鑄造印坯用青銅,質地細膩,而偽造者為賺錢常用黃銅,砂眼很多;印章在使用之後,印色仍附著於其上,經過千百年,印色一般變得幹凝、灰暗,深淺、明暗不勻,局部有自然脫落,整體給人的感覺是古老和陳舊。印製大小、形狀以及紐制都與時代有一定的關係,印章的字體風格、印文的佈局、邊框的寬窄等也都有著時代特色,如秦代有呈“日”字格佈局的半通印;漢印有朱文、白文相間現象;隋唐官印筆劃曲折疊繞,發展到宋代形成“九疊篆”;元官印形制加大,不再穿孔佩帶,紐變成短钜形把手;元代印邊框較前代寬。印紐的形式對於判斷印章的真偽更為重要。古代對印紐有一套制度,同一紐不同時代有不同特徵。作偽者如果對此一無所知或所知甚少,則偽作必然是錯亂的組合,易於辨認。(插圖三:清•諸葛記刻馬曰璐獅鈕銅印)

  印紐的辨識

  古代公印的紐式,各朝各代都有明確的制度規定,所以在對印章進行鑒定時,首先的著眼點在於此印章紐式是否與這些制度相符合。對公印的紐式作出嚴格的等級規定可能起始于秦漢。據文獻記載,漢代公印紐式是:皇帝、皇后的璽、印用虎紐,諸侯王印用橐駝紐,皇太子、列侯、丞相、太尉、三公、前後左右將軍、中二千石等的印章用龜紐,二百石至千石的印章用鼻紐。漢代這種定制對以後各代影響很大。到北宋時,皇帝用璽改為盤龍紐,其他王公大臣和各高級官員用印都以龜紐為多見。明清時期的帝王印都用龍紐,公侯伯和將軍印都用虎紐,這一點與漢代不同。古代印章的多種紐式,有些出現的時代也前後不一。即使為同一紐式,在各歷史朝代,也會有不同的造型變化,把握其各時代的變化規律,有助於在鑒定中為其斷代。

 

陳谷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马来玉与翡翠的区别  

亂真高檔翡翠:迷惑人的馬來玉

證券時報網

 朋友和朋友的朋友找到我,拿出一隻手鐲,說是在網上花1000塊錢買的,讓我給看看究竟是什麼料子,值不值1000塊。“店家說是和田碧玉,我認識的一些人又說像翡翠,徹底把我給搞糊塗了。”朋友的朋友說。

  鐲子看上去比較透,也比較綠,做工、拋光也還算不錯,估計是戴了一段時間了,似乎還有點油潤的感覺,不過這油潤感不是玉質本身由裡向外“透”出來的,而是被人的皮脂“滋潤”後“浮”在上面的。

  “看到顆粒了嗎?”我用一個片狀放大鏡放在手鐲前,讓他們仔細觀察。在放大鏡下,稍稍留意就能夠看到料子裡面細小的顆粒狀結構,僅此一項,就可立馬排除和田玉、翡翠這兩種真玉材質了。

  “那是……?”朋友的朋友有些不解。

  “這是石英岩質地的東西,是一種仿翡翠製品,行內一般叫做馬來玉,全稱叫馬來西亞玉,也有叫馬來翠的。雖然名字裡帶有馬來西亞四字,其實跟馬來西亞沒有任何瓜葛,跟和田玉或者翡翠就更是八竿子打不著了。青翠欲滴的顏色也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染上去的,長期佩戴至少對手腕上的皮膚不好。”既然找到我了,既然是來求證的,即便不想讓別人不爽,但事實擺在面前,我也只好實話實說。

  據我所知,馬來玉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泰國、緬甸及我國雲南邊境一帶流行,因顏色與翡翠極為相似,看上去像是“難得的高檔翡翠”,最初矇騙了不少人,很多消費者甚至收藏家打眼上當,甚至有人為馬來玉投入全副身家而傾家蕩產。如今,馬來玉被業界稱為“山寨版”翡翠,其市場局限在很狹小的範圍內,有時候乾脆淪為不法商販騙人的道具,路邊攤上的“古董、玉器”中,就時常能夠尋覓到它們的身影。

  其實,要判定究竟是不是馬來玉並不難,除了在放大鏡下觀察結構、顏色總顯得不那麼自然之外,測密度更是相當準確的判別方法之一。和田碧玉的相對密度在3左右,翡翠更高一些,在3.33附近,而馬來玉屬於石英岩質地,也就是二氧化矽,密度則要低很多,只有2.6~2.65。密度差距不可謂不小,一試便知。

  至於一些奸商所說的用小刀刮磨的試驗方法,則是典型的忽悠:石英岩玉的硬度在摩氏7度左右,與翡翠、瑪瑙、水晶等相當,比和田玉還高半度,刀子一般是切、刮不動的。“刀刮不動的才是真玉”如果真是判斷是否真玉的標準的話,那麼花崗岩也就不是一種岩石,而應該堂而皇之地稱作“花崗玉”了。

  這只手鐲是在網上買的,而實體玉店甚至比較正規的地攤上類似的東西並不多見,那麼網店是否此類東東的主要出口?上網一搜,果然,類似的東西還真不少:誠實一些的賣家會說明是馬來玉,但在說明中一般不會提及“染色”二字,價格多在幾十元至一兩百元之間,倒還不算離譜;喜歡忽悠的賣家則說翡翠、和田玉者皆有之,價格就天馬行空了,幾千幾萬甚至更高的都有,反正成本低廉,還價即賣也有相當高的利潤。實際上,如果A貨翡翠手鐲達到如此綠色這般種水,市場價估計得過千萬了。如果不買的話,1000塊錢人家恐怕都不會讓你上手看——看貨也是有風險的,萬一掉地上,別說摔碎,就是磕碰一小點也得不償失,對不對?

  在網店找到一家標稱“和田碧玉”,實際上售賣馬來玉的店家,裝作對玉石玉器絲毫不懂,請老闆介紹一下他的“碧玉手鐲”。老闆打字飛快,將他的東西吹得天花亂墜,幾乎就是天底下最好的碧玉手鐲了。聊了一陣,有些意興闌珊了,便問了一句:能出證書嗎?老闆這下說話不那麼利索了,老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正面回答證書的問題。得,露餡了。

  還有比馬來玉更迷惑人的,那就是近年冒出來的外蒙料——細膩、油潤、翠綠、水頭……都能做得亂真高檔翡翠,但實際上就是一種高筋玻璃。甚至連玻璃中較常出現的氣泡也被“做”掉了,硬度也跟鋼化玻璃好有一比,除了老生常談的密度仍然很難落在和田玉或翡翠的範圍之內以外,經驗不是很豐富的人很容易上當受騙,甚至連玩玉多年的老手也會打眼。當然,這似乎有些偏離本文的主旨了,算是後話吧。

陳谷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81976746_3bd6  

南非超模身穿千萬美元胸罩:鑲嵌4200顆寶石

大洋網-廣州日報

 本報訊 怎麼樣的胸罩能值1000萬美元?讓南非超模坎蒂絲告訴你!13日在紐約曼哈頓舉行的“維多利亞的秘密”(簡稱“維密”)內衣秀上,坎蒂絲身穿價值1000萬美元的“維密”年度新款胸罩“皇家夢幻”登場。

  “皇家夢幻”由瑞士珠寶奢侈品牌懋琬(Mouawad)專門打造,奢華的胸罩由18克黃金打造,胸罩上鑲嵌了4200顆取自世界各地的珍貴寶石,包括紅寶石、藍寶石、鑽石等,胸罩的正中間還點綴著一顆52克拉的超級珍珠狀紅寶石。

  此外,和胸罩搭配的還有一條寶石腰帶,整個設計充滿著中東風情。配合坎蒂絲曼妙的身材,“皇家夢幻”足以亮瞎觀眾的眼。

陳谷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工精品 十八罗汉橄榄核雕手串 赵建林作  

說說橄欖核的秘密

潘家園網

橄欖核,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果核,果核呈梭狀,兩頭鈍尖,一般為紅棕色,上有6條棱線,質地堅硬,富有油性。主產與我國福建地區,廣東、廣西兩省也產橄欖核。

  橄欖核的分類

  按照形狀和大小

  1、單核:也叫做大核,一般長度超過5釐米,比較適合雕刻單件作品,價值很高。

  2、小核:與單核相比,小核是很小的,市面上很少見,所以一般價格比較高。

  3、怪核:就是形狀比較奇怪的橄欖核,如佛手,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品。

  4、細長核:形態狹長,一般用來雕核舟一類的題材。

  5、圓核:形體通圓,就是最常見的雕刻十八羅漢的核,這類的橄欖核比較常見,也常用來製作素珠。

  按照核筋分類

  1、二花:通常此類核比較扁,是創意首選,此核料的產量非常有限;

  2、三花:非常常見的橄欖核,表面三根筋,品種分佈很多;

  3、四花:產量比較少,表面四筋分佈較均勻,通常用來雕刻羅漢;

  4、多花:此類核也算怪核,很少見,都是可遇不可求,名家常尋;

  按照顏色分類

  1、黑金剛:表皮發黑,肉極紅,易發漿,上色快,理想羅漢用料;

  2、紅金剛:表皮發紅,肉色稍紅;

  3、鐵圓核:表皮偏黑,白筋密度大,穩定易刻;

  4、紫核:表皮發紫,普通用料,部分雕刻師用來製作創意核雕;

  如何挑選橄欖核

  1、先看顏色:橄欖核的顏色是否均勻,有無花點。

  2、再看核肉:要看橄欖核的皮薄不薄,核肉厚不厚,以肉厚皮薄的橄欖核為最佳。

  3、三挑怪核:橄欖核如果是特別大或特別小,比較稀少的價值就會變高。如果是佛手核或多花核,那更是萬中無一的佳品。

  如何保養橄欖核

  防曬

  太陽光或高溫燈光長時間照曬易導致開裂。

  防水

  橄欖核作品掉進水裡或用水刷洗清潔,空囊進水後蒸發很慢,外表蒸發很快,導致由內向外膨脹而開裂。如果著水,可放在食品保鮮袋中打一松結,讓水份慢慢蒸發,切忌速幹。

  風吹

  風吹是導致開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北方地區,短時間的風吹就容易將核子吹裂。放置在有暖空調的環境中,冬季使用暖氣(或暖空調),室內(車內)很乾燥,橄欖核長時間放置在這種環境中肯定開裂。如果在暖氣環境中使用加濕器加濕,那就不易開裂。冬季不能放在內衣口袋。人們在冬季穿的衣服較多,有很多收藏者往往將橄欖核作品放入內衣口袋“珍藏”,這就容易開裂。原因在於人的體溫起了一個“烘烤”作用,內衣口袋非常乾燥。在冬季放在外衣口袋就不易開裂。

  防“花點”

  一件精美的橄欖核藝術品,除了雕工技術高以外,材質上也有講究,即材料自然顏色要均衡,如果顏色不均,色調特深處即為“花點”。出現了“花點”就會降低藝術效果。很多“花點”是後天產生的,當核子表面有污垢時,有些收藏者往往用食用油刷。用油刷是可以的,但用油量切不可多。如油量過多,積在深凹處的油不擦掉,日後就會形成一個個深褐色的“花點”,使整件作品變得難看。正確的清潔方法是,在棕刷上滴上幾滴頭油或橄欖油,油量要少,刷完後用不滴油的棕刷再刷一遍,把積在深凹處的油刷散,最後用棉質軟布或紙巾吸幹,擦淨積油。

 

 

 

 

陳谷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郎世宁的《仙萼长春图册》16  

康國慶:書畫鑒賞五步走

今晚經濟週報

     書畫鑒賞第一步就是看紙張,不同朝代的紙張有各自的特點。同一朝代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比如康熙時代的紙張和乾隆時代的就有著明顯的區別。除此之外,宮廷專用、官宦專用紙和民間紙張也有著天壤之別。進貢用紙是宮廷畫家專用的,而科舉用紙與翰林院御用紙也必須有所區分;在宮廷紙張中,書法用紙與作畫用紙都不一樣;皇帝用紙是帶有有龍紋和有手繪的。所以在專家看來,一些仿宮廷的畫作在紙張上就已經露出了馬腳。總體來說,民間紙品質比較差,但也有個別著名作坊生產的好紙,民間用紙是按照地區流行的程度來劃分的,地域不同紙性不同。

  那麼,是不是紙張對了年份就對了呢?接下來就得看墨。清乾隆年代有很多名墨,比如胡開文的墨水,個人創造出來的墨都非常有特點。這些墨傳世下來,不同時間也會呈現不同的色彩和質感,也是辨別書畫的重要因素之一。

  紙對、墨對,然後就要看色彩。宮廷的用彩和民間的用彩是有所不同的,宮廷製作顏料的精密度高,而且許多名人都有收藏古墨的愛好,一些古墨等殘了壞了才開始用,畫質是很有特點的。過去的顏料是純植物製作,大部分都可以用藥,與現代化學染料的上色效果完全不同。

  顏色鑒定完畢接下來就是圖章。圖章分為名章、壓腳章和收藏章。有的時候只憑一幅畫上的收藏章便可以決定它的真偽,比如這是光緒年間的畫,出現乾隆的鑒賞章,那麼就是天大的笑話了。康國慶強調,現在假章的製作過程都是程式化的,但是真正的收藏蓋章講究流傳有序,一眼看到鑒賞章蓋得不是地方,那麼基本就可以斷定作品是假的。除此之外,任何時期的年款也可以作為書畫鑒賞的旁證,比如民間的東西不可能出現宮廷的提拔;皇帝的章是由專人保管專人蓋章的,位置相對固定等。

  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看畫家本人的藝術風格。康國慶說:“看畫如看人,見得次數少不熟悉,就不能準確定位。只有反復遇見才能熟悉某一個人。”

  收藏技巧

  古字畫鑒賞有門道

  當前書畫藝術品市場異常火爆,投資收藏古代名人字畫的群體也日益龐大。古代名人字畫的高回報率,這令許多對此一知半解的“新手”紛紛躋身投資收藏的行列。行情的火爆,導致大批仿品出現在文物市場、拍賣公司及收藏家手中。每當面對那些斥鉅資卻購來贗品的收藏者,人們都應意識到:收藏古字畫萬萬不可盲目入手,要具備一定的鑒賞知識,前期的投入必不可少。

  首先,是投資前的準備。買主可選擇先到國家博物館裡看一下各時期的古字畫真跡,熟悉各名家作品的特徵與風格,時代氣息與師承關係。其次,考慮要投資時,最好到知名的大拍賣公司及國家文物店購買。因為這些單位一般都有水準較高的鑒定人員,品種豐富、出處清楚、操作規範,對古字畫的真偽把握要準確一些,還可以減少中間環節。最後,在古字畫交易之前千萬不要聽故事,每一幅古字畫都會有故事,民間交易中往往更會有說不完的動人故事。因此,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認真分析字畫本身的特點再做決斷。

  此外,打算投資收藏古代名人字畫的朋友,需要長期積累歷史、美術史和收藏方面的知識,才能具備相當的藝術欣賞能力、鑒別能力,並在收藏過程中不斷得到提高。

  古代書畫市場收藏投資分析

  第一,市場成交的高價古代作品絕大部分是《石渠寶笈》裡著錄的,但《石渠寶笈》著錄的不一定都很準確、很精彩,甚至可以說不一定都是真品。早在晚清時期因無照相技術,就有按《石渠寶笈》中的敘述造假的贗品,且發現已充斥到市場中來,增大了收藏的風險。

  第二,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重名輕藝”現象,這一點尤為突出。凡是“大名家”的作品,無論精品還是一般作品均有人願意出高價購買。更有甚者因購買者的不正常需要,署“大名家”款的贗品亦能賣出不應有的價格。而“二流名家”的精品力作卻得不到應有的價位,甚至出現了嚴重的價物反差。

  第三,古代書畫市場價格的“燈架型”結構則顯得脆弱和欠豐實。有的收藏家出於攀比炫耀、“急大功近大利”之心理,對“二三流書畫家”的作品不屑一顧或重視不夠,而使這些作品達不到應有的價位,從而出現了“大名頭”爆天價、“中名頭”不上價、“小名頭”沒啥價的不正常現象。

  第四,收藏家存在“懼古”心理,對於古代書畫的收藏,一般的收藏家都認為真偽不好鑒別而望而卻步。其實古代書畫的偽贗問題不足為慮,相比較近現 代書畫的辨偽,古代書畫的作偽更容易識別。因為近現代書畫作品由於時代較近,在繪畫的材料等方面容易摹仿到位,從贗品角度看,收藏近現代名家書畫的危險大於古代書畫。

  第五,現在中國古代書畫的鑒定能力與專業研究嚴重滯後,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朱燕

  中國古代書畫

  清以前2000多年均為古代書畫的存世期。漢簡的朴拙,晉書的風韻,唐畫的富麗,宋畫的精細,明清書畫的千姿百態——都爭相輝映,彙集成光彩奪目的綿長畫卷。就類別而論,人物、花鳥、山水、寫實、寫意、院體畫和文人畫——都爭奇鬥豔,各領風騷。就書畫家而論,無論是“黃荃富貴”,還是“徐熙野逸”,無論馬遠、夏圭的“殘山剩水”,還是八大、石濤的“白眼向天”,“搜盡奇峰打草稿”——可謂大師林立,群星璀璨,充分反映了時代特徵和鮮明的個人風格。如此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

  在古代書畫整個存續期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儒家思想始終佔據社會主流。而“琴棋書畫”則歷來是有知識、有學養人士必備的才能。書法繪畫既是“童子功”,也是立身應仕的手段。筆墨功夫成為許多人畢生的追求。書法有王獻之的“墨池”、懷素的“筆塚”;繪畫有鄭板橋的“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寫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如此種種,古人融生命于筆墨,所下的功夫,實非今人能比。

  眼力、財力及魄力缺一不可

  在古代書畫中,流傳有序的藏品或是沒有曝過光的藏品,特別受追捧。很多業內人士表示,相較於動輒上千萬元的作品而言,古代書畫作品仍舊處於位元高價卑的局面,被視為市場潛力股。專家透露,最近幾年,近現代書畫飛漲,張大千、齊白石等近現代名家作品動輒上千萬元,而大家對於具有文化、文物和藝術價值的古書畫的認知度偏低,除了少數名家、名藏作品之外,整體價格一直處於最低端,甚至不如當代繪畫,是名副其實的價格窪地。古書畫是市場上最抗跌的板塊,是收藏中的收藏。最近幾年,古書畫一直在持續上漲,價值逐漸得以回歸,但古書畫涉及知識較廣,很多畫家和畫作還未得到進一步的挖掘,所以市場上仍舊有很多‘漏’可撿。

  然而,要在古書畫市場“撿漏”也需要做足功夫,古書畫資源的稀缺性和獨特的藝術魅力註定其價值所在,是市場和收藏界一致看好的板塊。然而,古代書畫傳世稀少,真偽鑒定是最大的難點,很難找到相互比較、驗證的樣本。因此對於收藏者的要求也最高,買家不僅需要具備足夠的財力,還需要具備較高的古書畫鑒別能力和深厚的文史功底,真可謂眼力、財力和魄力缺一不可。

陳谷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G商代三足玉爵杯1  12G商代三足玉爵杯2  12G商代三足玉爵杯4  12G商代三足玉爵杯5  

產品:12G商代三足玉爵杯

----------------------------------------------------------------------------------

爵本為青銅古器的器型之一,原用途為飲酒器具。形似雀,有流、兩柱及三足。“爵”主要流行於商代與周代,後世的主要飲用器具“杯”,即是從“爵”之器型加以演變而來的。

   乾隆時期,由於仿古與尊古的風氣盛行,加上皇帝的喜愛與提倡,造就此一時期大量仿古器具的出現。從銅器、瓷器、玉雕工藝等,都可以見到仿古器具的蹤跡。玉器“爵”之造型,稱為“玉爵”。

侧高浮雕,玉质、玉爵杯白色沁斑、局部钙化。工艺精细、十分优美、形态传神、韵味十足。是较为少見的晚商玉爵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堪称珍品。

託售價:

影片檔: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w1zcuqrCsk&feature=youtu.be

鑑定書:無

所在地區:高雄市

運費:請洽詢(貴重物品最好面交或可以自行承擔運送風險)

商品尺寸:參考照片或影片(以實際為主)

重量: 以實際為主

 

購買需知:

1.金屬物品和翡翠A.B.C物品跟各類寶石或古董的真品或贗品,有時很難鑑定真偽,專家也常看走眼,請行家自行評估物品真偽之風險,外行人購買時請三思,因為同樣商品不同賣場價差有時非常大。

2. 商品名稱的品種.材質.顏色.尺寸和拍攝照片跟影片檔僅供參考,商品以實際收到為主。

3.貴金屬商品本身就容易割傷或氧化變色,請現場確定物品沒問題或能承擔風險再購買。

4.石頭類:鑽石、翡翠、有機寶石、無機寶石,拍攝照片時會有一定的色差跟石頭有石紋和裂紋現象也會有割傷,石頭種類跟品質優劣行家需自行評估風險再購買。(對商品要求完美者勿購買)

5.看貨時請先電話告知按排時間,因為有些物品放在銀行保險箱內。

6.商品售出會有商損,不接受任何由理退貨或換貨。

7.有些商品會有影片檔盡量讓您降底購買風險(商品以實物為主)

8.商品會盡量保留原始風貌不另作修飾清潔整理,因為很多古董不宜加工或清潔。

陳谷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